敲代码-碰到问题-学习思考-看视频-思考-解决问题
- 学习
- 动手实践
- 思考
- 搜索
- 发问
- 解决问题
学习力,包括学习动力、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。
- 提高学习力
- 预览式学习,了解基本概念
- 记录疑惑,罗列问题
- 记笔记的时候,要注意以听课和思考为主,以记录为辅
回顾
- 放电影复习法
课程结束后,立刻在脑海中,就像放电影一样,把课程中讲到的内容快速地回忆一遍。
整个过程可能就几分钟的时间,但是对于加深记忆和后期的复习有非常好的效果。 - 整理笔记
根据关键词,回顾要点。
阅读笔记,对于一些笔记当中疏漏的部分,错误的部分加以修正。 - 复述重点,费曼式输出
用自己的话,用最简单方式讲给别人听。
复述重点的过程是对知识点进行回顾和重新梳理的过程,讲的过程中,能够让自己发现哪些地方掌握的还不够好,需要重新地进行回炉学习。
一定要回想学过的知识,这非常重要!
-
先理解,后记忆。(“理解”的意思是,从教科书的一大段话中、从老师的板书里提炼出最重要的内容,想清楚它从哪里来、它的机制(原理)是什么、它是怎么工作的、能用来解决哪些问题。)
-
一种常见的能力错觉是“看一眼答案就知道自己会了”
-
在学习的过程中,要花更多的时间在重难点上。这种持续关注重难点的方式叫做“刻意练习”。
-
对于难点不要想一口气吃完,细嚼慢咽、多一些耐心才能完全掌握。
有效的方法:
-
全程在纸上解决一个重难点题目。在彻底得到答案之前,千万不能偷看答案,不能跳过任何步骤,确保每个步骤都有理有据。
-
重做一次,要格外注意关键步骤。
-
休息一下。给发散模式留出足够的时间,让它去消化这个问题。
-
睡眠。在睡觉前,把这个问题再过一遍。
-
再来一次。第二天尽快把这个问题再做一遍。对这个问题应该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。多关注问题中最困扰的那个部分。添新题,再挑一道重难点题目,用之前做第一道题的相同方法来接着道题,重复1~5步。
-
“主动”复习。
刻意练习与过度练习最大的区别是,刻意练习“反复”的对象是难点,而过度练习“反复”的对象是同类的、已经掌握的知识点
想要高效率地完成自己不喜欢的学习任务,最重要的是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学习习惯,并且得到有效的正反馈。
为了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,可以先把“不喜欢”的情绪丢在一边,并且在学习过程中的任何时候,承认“不喜欢”这个现象的存在,然后无视这个念头。
练习回想,试着不翻书回想所学的内容,睡觉前回想白天学过的内容。在任何可能的时刻进行回想。
先理解,后记忆。公式要自己推导一遍,可以和同学讨论、讲述学过的内容。为了便于理解记忆,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。
做练习的时候不要偷看答案。对于重难点应当花更多的时间来应对,同时应避免同类技巧、概念上投入太长时间去学和练。